新聞中心當前頁面: 首頁 > 新聞中心
素材 | 姚銳熹、鄭梓雪
數據來源 | 德諾檢測
說到五加科植物
小編能夠立馬想到的便是人參和西洋參
還有像竹節參、三七、扣子七等都是五加科植物中珍惜名貴藥材
可見五加科植物在醫藥上有重要經濟意義
本期的“主人公”便是五加科五加屬植物中的——刺五加
野生刺五加(圖片來自網絡)
刺五加主要分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和山西等地
別名有西伯利亞人參、坎拐棒子、老虎潦、一百針等
▼
刺五加具有祛風濕、補肝腎、強筋骨、活血脈等作用,有類似人參的功效,所以在東北又稱為五加參、木本人參
并且在當地流傳很廣的一句話“寧得五加一把,不要滿車金玉”
根皮亦可代五加皮(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干燥根皮),供藥用
種子可榨油,制肥皂用
刺五加提取物為黃色至棕黃色粉末
拉丁名為Acanthopanax senticosus
主要有效成分為刺五加甙B、刺五加甙E等
▼此次評測原料來源地為東北地區
而刺五加提取物樣品,我們選擇吉林A公司、黑龍江B公司 0.8%規格的刺五加提取物作評測對象
本次評測費用:檢測費用2230元(公開價)+ 樣品費0元(取樣公司贊助)=總計2230元
▼檢測結果
本次的刺五加原料主要為刺五加根、莖部,根部占比相對較少
沒有經過干燥處理的刺五加原料水分相對較高
重金屬含量檢測項中,鎘的含量相對偏高(均在合理范圍內)
▼
(不同設備顏色顯示會有所差異)
樣品A、B均為棕黃色粉末,樣品B顏色偏正棕
在有效成分含量方面,各項數據如上圖所示,其中樣品B的刺五加甙B、E總量沒有達到標定值(0.8%)
(數據僅供參考)
重金屬檢測項,樣品A、B含量差別不大(提取方法對重金屬含量有一定影響)
溶劑殘留方面,樣品A均未檢出,樣品B正己烷殘留相對偏高
▼拓展
刺五加為第三紀孑遺植物,在《中國植物紅皮書——珍稀瀕危植物名錄》中,刺五加被列瀕危植物
國家二級保護野生藥材物種
野生刺五加幼苗(圖片來自網絡)
刺五加繁殖方法,在自然界野生刺五加有2種繁殖方式
一種是通過根萌發產生無性植株,但由于以前藥材的不合理采挖,一次性采挖,致野生刺五加數量不斷減少
野生兩年生刺五加(圖片來自網絡)
另一種為有性種子繁殖,但野外授粉條件高,結實率低且還存在生態學上的“自毒現象”,導致刺五加受到生存危機
目前刺五加已實現人工種植,很多行業所用到的刺五加原料,都來自人工種植,在大力發展植提行業的今天,我們也不能忘記人與自然共存的道理
以上就是《植提評測》第5期內容